Oracle Linux 6:内核 (ELSA-2017-0817)

high Nessus 插件 ID 99074

简介

远程 Oracle Linux 主机缺少一个或多个安全更新。

描述

远程 Oracle Linux 6 主机上安装的程序包受到 ELSA-2017-0817 公告中提及的多个漏洞的影响。

- 在 4.4.1 之前的 Linux 内核中,arch/x86/mm/tlb.c 中的争用条件允许本地用户通过触发由不同 CPU 访问分页结构而获得权限。(CVE-2016-2069)

- 在低于 4.5 的 Linux 内核版本中,sound/usb/midi.c 中的 snd_usbmidi_create 函数中存在双重释放漏洞,物理邻近攻击者可利用此漏洞,通过涉及无效 USB 描述符的向量,造成拒绝服务(错误),或可能造成其他不明影响。(CVE-2016-2384)

- 在 4.7 及之前的 Linux 内核中,drivers/scsi/aacraid/commctrl.c 的 ioctl_send_fib 函数有一个争用条件,其允许本地用户变更某个特定的大小值,进而造成拒绝服务(越界访问或系统崩溃),即“双重提取”漏洞。(CVE-2016-6480)

- 启用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gcc) 堆栈保护程序时,在 4.8.2 及之前的 Linux 内核中,security/keys/proc.c 中的 proc_keys_show 函数在处理某些超时数据使用错误的缓冲区大小,这允许本地用户造成通过读取 /proc/keys 文件造成拒绝服务(堆栈内存损坏和错误)。 (CVE-2016-7042)

- 在 4.8.14 之前的 Linux 内核中,block/blk-map.c 中的 blk_rq_map_user_iov 函数未正确限制迭代器类型,这会导致本地用户可利用对 /dev/sg 设备的访问权限,来读取或写入任意内核内存位置,或造成拒绝服务(释放后使用)。
(CVE-2016-9576)

- 在 Linux 内核 4.9 及之前版本中,sg 实现在设定 KERNEL_DS 选项的情况下,未正确限制写入操作,本地用户可利用此漏洞,通过使用对 /dev/sg 设备的访问权限,在任意内核内存位置读取或写入,或者造成拒绝服务(释放后使用),此问题与 block/bsg.c 和 drivers/scsi/sg.c 相关。注意:存在此漏洞的原因是未完整修复 CVE-2016-9576。(CVE-2016-10088)

- 在 Linux 内核 4.8.2 及之前版本中,文件系统实现在 setxattr 调用过程中保留了 setgid 位,本地用户可利用此漏洞,通过使用存在的具有执行权限限制的 setgid 程序,获取群组权限。(CVE-2016-7097)

- 内核网络子系统中存在权限提升漏洞,可导致本地恶意应用程序在内核环境中执行任意代码。由于此问题首先需要破坏特权进程,且当前编译器已优化为限制漏洞代码的访问,因此此问题评级为中等。产品:Android。版本:内核 、内核 。Android ID:
A-31349935。(CVE-2016-8399)

- 在 IPv6 协议规范中发现与“ICMP 数据包太大 (PTB)”消息相关的问题。
(此 CVE 的范围会影响到所有供应商的所有 IPv6 实现)。[RFC6274] 和 [RFC7739] 中详细讨论了 IP 碎片的安全意义。攻击者可利用 IPv6 原子片段的生成,在任意 IPv6 流中触发片段的使用(在不需要数据包实际碎片的情况下),之后再对未实施 [RFC6946] 的旧版 IPv6 节点执行任何类型的碎片攻击。亦即,在实际不需要的情况下实施碎片会为碎片攻击向量提供不必要的可趁之机。遗憾的是,我们注意到即使已经实现了 [RFC6946] 的节点也可能因生成了 IPv6 原子片段而受到 DoS 攻击。我们假设主机 A 正在与主机 B 通信,并且由于包含扩展标头(包括碎片)的 IPv6 数据包受到广泛丢弃 [RFC7872],因此部分中间节点会过滤主机 B 和主机 A 间的片段。如果攻击者向主机 B 发送伪造的 ICMPv6 PTB 错误消息,报告的 MTU 小于 1280,就会触发从该时刻起生成 IPv6 原子片段(根据 [RFC2460] 的要求)。当主机 B 开始发送 IPv6 原子片段(为响应收到的 ICMPv6 PTB 错误消息)时,这些数据包就会受到丢弃,由于我们曾注意到,带有扩展标头的 IPv6 数据包会在主机 B 和主机 A 间受到丢弃。因此,这种情况会造成 DoS 的状况。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两个 BGP 对等点使用 IPv6 传输,并且实现了访问控制列表 (ACL) 丢弃 IPv6 片段(避免控制平面攻击)。如果上述 BGP 对等点丢弃了 IPv6 片段,但仍接受收到的 ICMPv6 PTB 错误消息,则攻击者仅需发送一条报告的 MTU 小于 1280 字节的 ICMPv6 PTB 消息即可轻松攻击相应的对等会话。在发送攻击数据包后,上述路由器会立即丢弃自己的流量。(CVE-2016-10142)

请注意,Nessus 尚未测试此问题,而是只依靠应用程序自我报告的版本号来判断。

解决方案

更新受影响的程序包。

另见

https://linux.oracle.com/errata/ELSA-2017-0817.html

插件详情

严重性: High

ID: 99074

文件名: oraclelinux_ELSA-2017-0817.nasl

版本: 3.13

类型: local

代理: unix

发布时间: 2017/3/30

最近更新时间: 2021/9/8

支持的传感器: Frictionless Assessment Agent, Nessus Agent, Nessus

风险信息

VPR

风险因素: Medium

分数: 6.9

CVSS v2

风险因素: High

基本分数: 7.6

时间分数: 6.6

矢量: CVSS2#AV:N/AC:H/Au:N/C:C/I:C/A:C

CVSS 分数来源: CVE-2016-8399

CVSS v3

风险因素: High

基本分数: 8.6

时间分数: 8.2

矢量: CVSS:3.0/AV:N/AC:L/PR:N/UI:N/S:C/C:N/I:N/A:H

时间矢量: CVSS:3.0/E:H/RL:O/RC:C

漏洞信息

CPE: p-cpe:/a:oracle:linux:kernel-abi-whitelists, p-cpe:/a:oracle:linux:kernel-devel, p-cpe:/a:oracle:linux:perf, p-cpe:/a:oracle:linux:kernel-firmware, p-cpe:/a:oracle:linux:python-perf, p-cpe:/a:oracle:linux:kernel-debug-devel, p-cpe:/a:oracle:linux:kernel-debug, p-cpe:/a:oracle:linux:kernel-headers, p-cpe:/a:oracle:linux:kernel, cpe:/o:oracle:linux:6

必需的 KB 项: Host/local_checks_enabled, Host/RedHat/release, Host/RedHat/rpm-list, Host/OracleLinux

可利用: true

易利用性: Exploits are available

补丁发布日期: 2017/3/27

漏洞发布日期: 2016/1/24

参考资料信息

CVE: CVE-2016-10088, CVE-2016-10142, CVE-2016-2069, CVE-2016-2384, CVE-2016-6480, CVE-2016-7042, CVE-2016-7097, CVE-2016-8399, CVE-2016-9576, CVE-2017-5551

RHSA: 2017:0817